面对过桥贷款,难道我们真的束手无策?

guzhi 105 0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了,而片中的核心问题大风厂股权之争,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讨论。

回到剧中,根据大风集团蔡成功的描述:高小琴的山水集团以过桥的形式先借给了蔡成功所经营的民营企业大风集团五千万元,约定使用六天,日息千分之四,大风以公司股权做了质押。六天之后,只要城市银行的贷款发下来,大风就可以按时归还山水集团的五千万过桥贷款,蔡成功的股权也就安全了。但是,银行突然变卦,说好的八千万贷款不给发放,那么蔡成功欠着的过桥贷款就要按日息计算,利息之高都可以看成高利贷了。从最初的贷款五千万就变成了六千万、七千万、八千万。半年后,法院根据质押协议,把蔡成功质押的股权判给了高小琴的山水集团。

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这笔过桥款的利息日息千分之四,即年利率146%!

过桥贷款是什么?

所谓过桥贷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贷款企业或个人,短期内极缺资金,虽然已经与银行谈妥了一笔贷款,但放款还有时日,于是去找民间资本商量先借点钱,等银行的贷款下来了就还上。二是有的企业或个人在银行的上一笔贷款到期了,为了继续获得贷款只能先找民间资本借钱还清上一笔贷款,等新一笔贷款到位再还钱。无论哪种情况,都改不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本质,所以“过桥”的说法十分形象。这种短期的贷款,大都利率很高,充满了风险。一旦银行后续借贷资金没跟上或者抽贷,企业资金链就会断裂。

而这里操作的过桥贷款其实是民营企业周转过程中常见的贷款方式,即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这笔贷款对于B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贷款。在我们国家,扮演金融机构A角色的主要是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扮演金融机构B角色的主要是商业银行。

此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上的天然弱势。道理很简单,国企贷款量大、安全又有保障,价格也不错,必然吸引大银行的大量优质贷款。而公司治理规范性、财务报表真实性等饱受质疑的民营企业,必然难以获取优质信贷资源,民营企业不良贷款率较国企也较高。

过桥贷款存几大风险

过桥贷款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但是在银行内部却非常常见,并且被银行高层默许。此前不断有媒体曝出银行关于过桥贷的风险事件,涉案金额动辄达到数十亿,公众也逐渐关注起其风险。但是,过桥贷款存在着风险:

一、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据民间机构调查显示,过桥贷款的融资成本高达40%以上,企业规模及借贷资金越小、时间越短,利率就越高。背负如此高的贷款利率,很多小微企业显然支撑不住,对其经营会造成负面影响,使用过桥贷款就相当于是饮鸩止渴。

二、企业的资金流断裂风险。一旦企业资金流断裂无法还上贷款,那么会牵涉到多方利益,会导致一系列的金融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生存问题,何其现实?何其残酷?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的。

也就是说,应收账款要尽量的少,应付账款也要尽量地减少。只有这样,企业的负债率才会降低,融资能力才会增强。只有这样,企业的现金流才会得到改善,企业的竞争力才会增强。才会在这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中胜出。